当今国内近千条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之间的运转水平相差较大,与国外先进的预分解窑运转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这种差距将决定企业的效益,甚至是生存。为了缩小这个差距,我们应当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国标免费下载
不少企业领导常常把影响生产线效益的主要责任压在中控操作员的身上。这并不奇怪,因为在水泥生产企业各非管理工种岗位中,当属中控室窑操作员的待遇最高,他们的责任心与操作水平确实对窑的运转水平起着关键作用,为此对他们的选拔标准也高,有理由对他们赋予重任。但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一样,窑的运转水平不仅受着操作员的水平所决定,同时也受着外部管理水平等条件的极大约束。所以,当我们面对实际运转状态时,并不难发现操作与管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误区,决定了上述存在的差距,而且更为遗憾的是,这些误区还常常被当作经典在不断传授或流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真讨论的课题。
我们讨论的目的与结果应该是:凡是从事新型干法生产的水泥企业领导和员工,不仅要清楚地知道企业的每个环节从客观上要为窑的高效运转提供和满足哪些条件,而且也要了解技术人员或中控操作员主观上应该对预分解窑的操作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才更为合理。
1 新型干法生产线管理的十大误区
1.1 对自身预分解窑的运行状态不够清晰
同是预分解窑,衡量运转水平可以有绝对标准,即精细运转、正常运转、带病运转三个等级。如果按照“对标管理”的思想,则有相对标准可以比照,这就是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及国内一般水平三个级别。
很多企业的领导很难对自己的生产线运转水平所处的位置准确定位。不少人有一种满足心理,自认操作运转水平已经不错,与原有的立窑或传统窑相比,肯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艺,获得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一些人还有盲目心理,不知道通过这条生产线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效益,更不知道如何获得这种效益。
1.2 对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人才特点不够明确
每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企业,从建线开始就着手招聘管理与技术人材,选拔用人的标准无非是:一看其工作经历,在什么名企业干过,担任过什么职务;二是看有无相关专业学历;三是听话肯干。但是,仅仅按照这三个条件选用,企业的管理与操作水平很难避开不少新型干法现有的通病,运转水平只能在目前的状态下徘徊。
有的企业负责人已认识到只靠上述条件选人并不一定满意,深感只认准高学历、高职称、高职位、甚至高荣誉选聘,并不一定能找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他们明确提出:“只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是人才”。这种提法很好,但是,这种标准在故障处理时,或许可以明显地判断出来。但是,在正常运转中又如何判别呢?怎么知道他的管理效果最好,甚至没有失误呢?所以要有上述的运转水平标准判断管理者的能力及效果,当然,这个标准不可能在选聘时采用,要待受聘人一段时间的工作才能看出,但在招聘中完全可以要求,他必须掌握新型干法生产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否则,他无法使生产线达到预期的精细运转水平。这种观念与意识并不是每位应聘者都清楚的,更不是都会有着深切的体会,所以,这个标准才是最为基本的标准。同理,企业现有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掌握新型干法生产的特点与要求,也应该按这种标准培训,这是企业提高运转水平需要首先迈出的第一步。
1.3 对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的基本特点与要求认识不够
什么是新型干法生产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呢?这个特点与要求就是“为了获得高效益,系统必须保持运行的高度稳定”。因为不稳定,就不能实现高产;不稳定,就不能实现优质;不稳定,就不能降低消耗;不稳定,就不能长期安全运转。
有人以“没有绝对的稳定状态”为借口,否认这个要求。这是对稳定的概念缺乏认识。实际上,对生产稳定的满足并非是无止境或抽象的,它有很具体的要求,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操作员的操作频次能逐渐降低,系统的各种操作参数符合规律地在允许范围内波动。
满足系统稳定的总要求,就要求每个生产环节的正确管理与操作,它并不抽象和笼统,至少有以下内容。
1.4 对使用的原燃料成分稳定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是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较为普遍存在的通病。尤其是近十年建成的生产线,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加快建设速度,增加生产规模,甚至为了避免被淘汰,基建时往往不重视矿山原燃料资源的落实,甚至资源供不应求也在所不顾。生产中为了降低原燃料的进厂成本,不顾质量地降低进厂价格。与其说这是近视行为,不如说是根本不懂新型干法生产的特点与要求。
有的企业在建设阶段只为压缩资金取消预均化堆场,或有预均化设施也不能正确使用,甚至没有合理的库存量都是对原燃料稳定程度重视不够的表现。
1.5 对半成品质量检验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在水泥新型干法生产中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作用越来越多地不是监督,而是服务。但大多检验人员是在墨守成规地完成各项检验任务,对检验结果指导生产的效果缺乏主动配合。
目前,有相当多的半成品质量指标仍旧沿袭着传统办法控制,不论是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检验方法、检验指标,充分表明对新型干法特点与要求不甚理解。最大的通病是只控制上限或下限;破碎粒度越小越好,生料细度越细越好,熟料游离钙越低越好,煤粉细度越细越好,水泥细度越细越好。这样的指标不仅未使实物质量提高,而且浪费了电能和热能。
在检验频次上更是缺乏目的性,如系统稳定运行时,检验的质量不会有大的波动,检验频次本可以减少,但是检验员仍在公式化地工作;相反,当原燃料有波动或工艺、设备出故障时,产品质量有了大的波动,此时检验频次本需要增加,以辅助操作员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调整。遗憾的是,这种配合在当今企业的质量考核办法中很难执行。
另外,大多数企业至今尚未意识到,考核质量指标完成好坏应当用标准偏差代替惯用的合格率,非常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1.6 对热耗、电耗水平的重视程度不够
衡量预分解窑生产线的运转效果,不论是向上汇报,还是彼此交流,都是对产量津津乐道,如5 000 t/d生产线要达到5 500 t/d以上,2 500 t/d生产线超过2 800 t/d,就比较满足,甚至更高而引为自豪;不论是下达生产任务,还是制定考核指标,都是瞄准熟料的月度或年度产量作为关键。至于对成本影响最大因素的热耗、电耗等完成情况,则放在第二位。有些企业甚至由于未能准确统计,考核中基本不予过问。这种习惯思维是建立在产量高自然单耗就会降低的理念上,表现在实际生产中就造成了操作上不追求降低消耗,管理上不重视降耗的技术进步与改造。5 000 t/d生产线的热耗在750×4.2 kJ/kg熟料以上,2 500 t/d生产线热耗达780 kJ/kg熟料之多,却不以为然。其实,这组数字已经说明产量的不断提高,并不一定都有利于降低消耗,超负荷的运行成本更不一定会降低。这本身难道不正是管理思想上比较明显的误区吗?
1.7 对设备的巡检维护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在众多的企业中,习惯地将设备维修队伍与生产人员划分为两大系统,结果常常使设备维护置于空档。企业所拥有的主要机械电气技术力量、资金的投入以及机械的购置等各方面都无不倾向于设备维修中。一旦设备正常运行,这些维修力量基本不参加设备维护,只靠素质与待遇都偏低的巡检工进行;设备的备配件基本上不准备,只有到维修时才从头到尾进行更换;为检查设备完好程度的仪表仪器很难得到批准购置,在抢修设备的重大配件中却不惜花巨资。
企业采购设备配件时一是不及时,二是不注重质量,这种减少眼前投入的办法实际是为日后埋下了重大隐患。
1.8 对充分发挥巡检工职能的认识不够
不重视或不落实巡检制度正是轻视设备维护的具体表现,大多企业只是将现场岗位人员统称为巡检工,其实根本没有区分岗位与巡检的差别,“岗位工”与“巡检工”不是简单的名称替换,而是职能与管理上的重大差异。新型干法生产线上也不是没有岗位工。这是至今大多数企业在劳动组织方面没有解决或者是没有理顺的误区。其结果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使设备维护工作没有落实。
中控操作员与巡检工的关系也处理不当。中控操作员指挥现场巡检工,已成为新型干法生产线管理分工的定式,有些企业干脆将窑操作员明确为该班次的班长。这种分工结构,不仅不能调动巡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会使中控操作员的片面认识不可改变。要知道,尽管仪表的进步使中控操作员能直接掌握工艺及设备状态,但现场仍有大量信息必须依靠巡检人员作最有利的补充。所以,不但在不少时间是中控操作员向巡检人员发出指令,更应当有巡检人员发给中控操作员重要信息的情况,两者应当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1.9 考核办法的细化程度不够
当今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办法可算是中国特色了,但水泥行业发展为新型干法生产以来,大多采用的考核方法确成了新的“大锅饭”,并没有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作为员工主体的现场巡检人员仍旧按照传统岗位对待,在中控室操作的生产线中,对他们的考核指标很难量化,没有办法衡量每个人的工作表现与贡献,只好都以吨熟料或吨水泥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考核整个生产群体。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时该工种越辛苦(当设备检修时),他们所获得的报酬越低。在总产量指标中,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只有设备运转率,更何况运转率也不完全取决于他们,这就是极大的矛盾。这种无法调动积极性的考核办法,已经明显制约着生产线运转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10 对计量仪表准确及自动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凡是没有充分认识仪表的重要性,就不能说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特点有了充分认识。不少企业基建阶段对仪表的配置就当作减少投入的环节;在生产阶段,则更是可有可无。之所以造成这种状态,不排除确实有些仪表质量不过关的原因,使管理人员对它的作用丧失信心;但更多管理者不认为仪表自动化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仪表的不准确或缺失所造成的损失,势必远远高于购置仪表的付出,这样的例子已不胜枚举。只是如何选购合格优质的仪表才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决不能因噎废食。
仍以盘库代替计量确认产量也是忽视计量的一种表现,都知道盘库很难如实反映生产实际效果,最后都是靠领导拍脑袋确定。这样做的不利影响极多,不仅会掩盖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各种漏洞,而且无法准确反映熟料热耗等重要指标的真实水平,也削弱了计量人员的责任。在当今计量设备精度已达1%以内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改进这种对大宗原物料的统计方法。
重视仪表购置配备的同时,还需要配备有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人员认真维护,这也是不少水泥企业的软肋。更多直接原因是不愿意为这类人员付出较高的报酬,使得很多企业中配备的DCS系统、荧光分析仪远未发挥应有作用,更有温度、压力、振动等常见仪表显示错误信号,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由于仪表基础工作不好,更谈不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为自动化只是能减少几个人的劳动量,不过如此。
2 新型干法生产线操作的十大误区
2.1 对原燃料成分与用量稳定及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在管理上已经采取了稳定的措施,操作上也有促使系统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比如生料配料时只注重原料成分,而忽视原煤成分的变化影响,更忽视用煤量对熟料率值及质量的影响,至于操作上需要提前量的变化,更少有操作员能做到;生料配料的皮带秤出现故障,或生料库下料不畅,都是由于现场设备的维护不当而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不注意生料磨与煤磨的操作稳定及开停对窑的影响。这点对于缺少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线更显重要,如生料配料数据来自X-荧光仪的调整全凭操作员的经验。
从另一方面讲,当管理上没有创造好的稳定条件时,操作上也应有经验在某些方面给予弥补,如当原燃料不足或成分改变时,如何主动调整操作参数,使系统尽快达到新的平衡稳定。
2.2 预分解窑的窑速变化过于频繁
这是造成窑运转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因为窑速的变化带来熟料出窑的不稳,使二次风温度波动,火焰燃烧速度也随之变化。而且将调节窑速当作控制窑内温度的主要手段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很多操作人员都是观察窑主电机电流作为判断窑内温度的手段,所以,当窑速低时因物料在窑内停滞时间增长,窑内负荷提高而窑电流会立即增加,使操作人员有窑温变高的感觉,实际此时窑内温度不仅不会提高得那么快,而且因料层变厚,熟料煅烧的环境变得更为不利。
影响窑速稳定的因素很多,但少数人担心高窑速不利于稳定窑速,这却是一种偏见。只有料层簿,才可能有稳定均匀的煅烧环境。对比过去的传统窑,转速还不足每分钟一转,同样很难稳定,就说明这个问题。不能维持高窑速下的稳定运转,就不会有稳定的高质量熟料,也不会有最低的能源消耗,更不会有较长的窑衬安全运转周期。
2.3 窑与分解炉用煤与用风比例失控
本来,窑与分解炉的分工是对生料分解与煅烧两个不同的任务,但是现在有一种趋势,预分解窑的分解炉用煤都要超过总用煤量的60%以上,有的甚至达70%,理由是后面少加煤,窑内就顶不住。实际很多情况是:操作员担心窑内的窑皮与窑衬不好,窑头再加煤会威胁窑筒体扫描温度升高;同时分解炉内由于煤质变差,燃烧条件不好,热量不足。但分解炉用煤过多的副作用也不少:窑后部易结厚窑皮,甚至成圈,上升烟道易结皮,熟料煅烧的质量并不好,热耗也降不下来。导致如此现象,从客观上讲,三风道三次风闸阀的不易调节,使二、三次风的用量匹配不能与煤相适应;从主观上讲,还是操作员对预分解窑风、煤、料合理配合的复杂性缺乏认识。
2.4 对二次风温度控制不重视
很多生产线的二次风温度只有1 000 ℃左右,甚至更低,而没有得到管理者及操作者的重视,而且此温度波动达200 ℃的幅度也习以为常。这样的运行状态肯定导致热耗提高,无法获得好的运行效果。操作者最大的误区就是不能正确处理各路的用风量。比如,只会用窑头排风机控制窑头罩负压,习惯无限加大篦冷机的鼓入风量等等。
实际上,二次风温度是篦冷机对熟料冷却作用的系统控制结果,凡此温度不高,势必会使排出的熟料温度过高,或是篦冷机排出的废气温度过高,结果不是烧坏电收尘极板,就是熟料入水泥磨温度过高。很多企业总是在为降低这两个温度而着急,而不是从提高二次风温想办法,比如在篦冷机出口增大冷却水量,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的作法。
2.5 用风量与用煤量宁大勿小
操作中遇到低温就加煤,遇到塌料就拉风是操作员习惯采取的措施。但是反之,温度偏高时就不是减煤,而是加料,加料后又要加大拉风。如此反复操作的结果,就是系统用风用煤都是偏高控制。显然这是操作方面造成熟料煅烧能耗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操作中不是追求风、煤、料的合理配比,更不能做到同步改变,是这种不健康操作的核心误区。
现场系统漏风现象严重而得不到重视,如果说以前密封装置的性能不够满意的话,现在不愿投资使用效果更为理想的密封装置,则不能不说是操作与管理思想上的误区了。
2.6 不善于调节火焰形状和位置
谁都知道火焰的形状和位置对煅烧是非常重要的,但什么形状和位置是最理想的火焰,又如何调节燃烧器获得最好的火焰,却不是每位操作员都能掌握的,尤其是预分解窑由中控操作以来,随着窑前温度越来越高,会用眼睛判断火焰燃烧状态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仪表配备不足的情况下,误判误操作的情况就越来越多。
随着多风道燃烧器的开发,如何调节各风道风速,一次风量与风压的选择,煤风与净风的配合要求等等,都不一定掌握得恰到好处,甚至还带着传统中空窑的陈旧观念操作。
影响火焰的条件很多,如果要求火焰稳定,就更显得稳定各种条件的重要性。
2.7 忽视增湿效果的重要性
很多操作员认为增湿效果只会影响收尘效果,对于袋收尘,只要排风温度不高于180 ℃就可以了,对于电收尘,要求还要多些。没有认识到当增湿塔位于高温风机之前时,如果增湿温度波动会影响系统的排风量及风压,从而影响烧成系统的稳定;所以,不重视增湿泵压力、增湿水量的调节、增湿喷嘴等设备的好坏,不愿意投资采用自控系统时,仅靠操作使系统稳定运行的难度要大得多。
采用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之后,也有投入发电与不投入时的差别,当前控制废气的阀门都选调节用的百叶阀,由于不能完全切断废气走向,不发电时会影响窑的煅烧,发电时会影响发电能力。
2.8 对煤粉质量稳定的重视程度不足
一是含水量过高。有不少生产线用的煤粉含水量远高于1%,这种煤粉不仅在储存与计量过程中带来波动,而且随煤粉入窑的多余水分还会影响煤粉燃烧速度,吸收更多的热。细究原因,有的工厂担心进入磨机的热风温度过高时,会引起煤粉着火放炮事故,因而严格限制热风量的使用;有的企业强调原煤所含内水偏高,不易烘干。但对操作中煤磨用风不当,甚至立磨出渣口处的严重漏风却习以为常。
二是熟料细粉混入煤粉中。在使用来自篦冷机抽出的热风中,由于对所含熟料细粉的清除不利,使得入窑煤粉中的灰分含量比原煤增加2%以上,说明煤粉中已至少掺有15%以上的熟料细粉,对煤粉形成的火焰强度有较大影响,同时增加了对煤磨磨辊的磨蚀,也浪费了宝贵的熟料。
2.9 开停窑投料止料的方法不当
开窑点火投料的方法直接关系首次窑皮挂得牢固程度,直接影响窑衬的运转周期。现在很多操作者只以不窜出生料为衡量投料好的标准,实际这不仅是使窑衬寿命远低于一年的原因之一,而且投料至加料时间过长,此期间生产的熟料数量、质量与消耗指标都不会好。
投料方法不科学还会造成一级出口废气温度偏高,或预热器堵塞与塌料。但是不要忽视止料过程的重要性,此时如果不能快捷果断,也会为再次投料时的堵塞埋下祸根。
2.10 利用质量检验结果指导操作不够
如果中控室操作人员对待质量检验结果仅作为被考核的对象,则一般会有两种态度:
当检验质量不合格时,不论不合格的差异有多大,都会倾向大幅度调整操作参数,即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这种调整方法可以追求较高的合格率,但不利于保持系统稳定。实际上,不同的质量指标,因为取样方法不同,反映调整效果的速度或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取累积样的质量指标,应该要求检验人员在调整生效后的时间取瞬时样,以便观察调整效果。检验人员为了系统的稳定,避免操作人员的大幅度调整,也应该将下个样品改为瞬时样。如果是取瞬时样品的检验项目,则更应该视不合格的原因与程度决定调整幅度与方法,而不应用千篇一律地不惜破坏系统的平衡性为代价。
果检验结果合格,则不闻不问,实际此时仍旧应该关心系统的稳定程度及控制能力。对于某些取累积样的项目,可以要求改做瞬时样,使自己在操作中更做到心中有数。
3 结束语
总之,本文是以“误区”为题作为与同行讨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不同看法的表达,所谓十大误区更有拼凑之嫌,这种不谦虚的提法无非是使标题更为醒目一些,引得更多同行的关注。任何讨论都要有对立的观点,权且仅将此文当作对立面而已,实际究竟何为“正”与“误”,还是有待在生产实践中去不断深化,提高认识,得出结论。
由于此课题偏大,时间及篇幅所限,本文只罗列了每种误区的现象及不利之处,对其产生的原因、理论分析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均未涉及。本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与同行们交流。只有通过交流与实践,才能加快缩短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平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