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 G0002-2010)第1号修改单
(对2010年8月第1版的修改)
附件A修改为:
附件A
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
A1 燃煤工业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指标
A1.1 层状燃烧锅炉产品
层状燃烧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要求见表A-1。
燃料
品种 |
燃料收到基
低位发热量
Qnet.v.ar
(kJ/kg) |
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者额定热功率(Q,MW) | ||||
D≤20或者Q≤14 |
D>20或者Q>14 | |||||
锅炉热效率(%) | ||||||
目标值 |
限定值 |
目标值 |
限定值 | |||
烟煤 |
Ⅱ |
17700≤Qnet.v.ar≤21000 |
85 |
80 |
86 |
81 |
Ⅲ |
Qnet.v.ar>21000 |
87 |
82 |
89 |
84 | |
褐煤 |
Qnet.v.ar≥11500 |
85 |
80 |
87 |
82 |
注A-1:以I类烟煤、贫煤和无烟煤等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按照表A-1中Ⅱ类烟煤热效率指标执行。
注A-2:各燃料品种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范围,烟煤,Vdaf>20%;贫煤,10%<Vdaf≤20%;Ⅱ类无烟煤,Vdaf<6.5%;Ⅲ类无烟煤,6.5%≤Vdaf≤10%;褐煤,Vdaf>37%(下同)。
A1.2 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
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要求见表A-2。
表A-2 流化床燃烧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
品种 |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v.ar(kJ/kg) |
锅炉热效率(%) | ||
目标值 |
限定值 | |||
烟煤 |
Ⅰ |
14400≤Qnet.v.ar<17700 |
87 |
82 |
Ⅱ |
17700≤Qnet.v.ar≤21000 |
91 |
86 | |
Ⅲ |
Qnet.v.ar>21000 |
92 |
88 | |
褐煤 |
Qnet.v.ar≥11500 |
91 |
86 |
注A-3:以贫煤和无烟煤等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按照表A-2中褐煤热效率指标执行。
注A-4:以劣质煤(主要组成为煤矸石,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11500kJ/kg,且Aar>40%)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目标值按照表A-2中AI烟煤热效率目标值执行。
A1.3 室燃(煤粉)锅炉产品
室燃(煤粉)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要求见表A-3。
表A-3 室燃(煤粉)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
品种 |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v.ar(kJ/kg) |
锅炉热效率(%) | |
目标值 |
限定值 | ||
煤 |
按燃料实际化验值 |
92 |
88 |
注A-5:以水煤浆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目标值按照表A-3中热效率目标值执行。
A2 燃液体燃料、燃天然气工业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指标
燃液体燃料、燃天然气工业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要求见表A-4。
表A-4 燃液体燃料、燃天然气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
品种 |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v.ar(kJ/kg) |
锅炉热效率(%) | ||
目标值 |
限定值 | |||
液体燃料 |
轻油 |
按燃料实际化验值 |
96 |
90 |
重油 | ||||
天然气 |
98 |
92 |
注A-6:以轻油、重油以外的液体燃料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目标值按照表A-4中液体燃料热效率目标值执行。
注A-7:以天然气以外的气体燃料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目标值按照表A-4中天然气热效率目标值执行。
A3 燃生物质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指标
燃生物质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要求见表A-5。
表A-5 燃生物质锅炉产品额定工况下热效率目标值和限定值
燃料
品种 |
燃料收到基
低位发热量
Qnet.v.ar
(kJ/kg) |
锅炉额定蒸发量(D,t/h)或者额定热功率(Q,MW) | |||
D≤10或者Q≤7 |
D>10或者Q>7 | ||||
锅炉热效率(%) | |||||
目标值 |
限定值 |
目标值 |
限定值 | ||
生物质 |
按燃料实际化验值 |
88 |
80 |
91 |
86 |
注A-8:以低位发热量Qnet.v.ar<8374kJ/kg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热效率指标,限定值应当达到锅炉设计热效率,目标值按照表A-5中热效率目标值执行。
印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
督管理部门)。
本局:特种设备局。
质检总局办公厅 2016年11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