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闪联工作组组长孙育宁从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手中接过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证书,随后闪联主要成员共同揭开闪联新品牌标识。至此,我国首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闪联开始启用新标识,同时闪联芯片、模块的研发全面启动,产业化开始加速推进。
简单来说,闪联允许同处一个小范围内的家电、电脑等电子设备智能互联,从而达到共享资源和协同工作。比如,在家庭内,闪联使电视播放电脑内存储的内容成为可能,而使用手机开关空调、调换电视频道、设定冰箱温度等将为消费者提供极大的生活便利。
闪联是我国面向3C产业的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由联想、TCL、海信、康佳等企业联合发起,至今已经形成包括韩国LG在内的44家中外企业组成的“闪联系”。
如果说,最终被定为国家标准是闪联对起初质疑的回答。那么现在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国际化和产业化。
闪联的前世今生
联想投身互联网最广为人知的项目是门户网站FM365.com,但联想当年进军互联网的计划远非如此简单,闪联就是当年“B计划”的产物之一。
2000年初,成立不到半年的联想研究院总算找齐了各个研究室的主任。4、5月份由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带队去美国做技术考察,时值美国互联网发展高峰,考察团认定互联网将是未来的方向,为与联想的网站计划加以区别,考察团将新项目称为“B计划”。
贺志强至今仍记得,最初的设想从掌上电脑开始。设想掌上电脑等设备在互联的环境内可以享受到什么,怎样能方便接入任何网络和享受其他资源,服务器、PC、掌上电脑、它们关联的价值等等。“结果是越想越多,使得整个‘B计划’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
经过一年的摸索,联想意识到自己是个设备提供商,应该专注于终端设备。联想的B计划就这样从构建协同计算环境,裁减到关注终端设备互联应用,最后就被归纳成闪联协议(智能互联基础上近距离数字设备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2002年,联想决心把闪联打造成国家标准,便开始接触家电厂商,后者的积极出乎其意料。贺志强称:“遭受国外公司专利制裁的中国企业,对制定自主标准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与此同时,家电业界虽然还不明确3C融合的具体方式,但协同已经被业内认作3C的方向之一。
贺志强表示,未来闪联会成立公司进行独立运作,联想和一些发起公司近期将成为董事会成员,只有重大决策时进行表决。
海信总裁郭庆存证实了贺志强的说法,他表示闪联组织内部有分工,有的企业负责硬件,有的企业负责软件,海信主要负责应用协议栈的开发。
据闪联工作组组长孙育宁介绍,闪联从2002年5家发起人发展至今已经有联想、TCL、海信、长城、长虹、LG等40余家会员,目前除企业会员继续增加外,闪联还在和日本、韩国的类似组织谈判互相认可。
变行业标准为事实标准
“国家不会强制你去机场必须走机场高速,但是国家会只修建一条机场高速,”贺志强认为闪联虽是行业标准,但已经在同类标准的争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在3C协同领域,国家不会再颁布其他标准。闪联就是惟一的高速公路”。
在业内,由海尔主导的e家佳计划和由英特尔等公司组建的数字家庭计划一直被看成是闪联最大的竞争对手。孙育宁称,e佳家关注解决PC如何控制家电设备,基于低速网络基础,比如通过PC开关家电。而闪联是数字设备之间的协同服务,主要目标是实现高速多媒体网络下的通信服务。
据孙育宁介绍,目前并未形成真正的国际标准,闪联未来的出路将是推动产业发展,最终成为事实标准。闪联在向事实标准迈进过程中有两大重要策略。
首先是猛攻彩电业。贺志强算了一笔账:全世界80%的电视在中国制造,如果这些电视企业全部生产闪联电视,闪联走向国际的胜算将会大大增加。
长虹副总经理郑光清称,闪联支持用电视播放电脑内容,给电视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内容来源,可以促进电视的销售。
据联想闪联办公室总监刘清涛介绍,联想正在寻找降低闪联板卡价格的方法帮助控制成本,目前闪联模组的价格已经比去年降低了60%,到明年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再下降50%。
贺志强认为,闪联在一两年内将在电视领域首先取得优势。随着海信等企业开始推出产品,2005年就是闪联变被动为主动的转折年。而闪联系中很快将有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
其次,与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合作,促进闪联的国际化。闪联发现,韩日企业的合作愿望非常强烈,日韩的标准组织ECHONET和HNA对闪联被定为国家标准也非常关注。
闪联工作组长孙育宁介绍,标准间的互相认可和体现是很困难的事,亚洲国家间因为文化和地域接近相互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因此闪联选择亚洲作为闪联国际化的首要区域。不过认同度高并不代表最终的谈判就一帆风顺,毕竟国情不同造成政策、产业基础、消费者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贺志强透露,在国际化的谈判中,韩国企业是闪联重点争取的对象。在3C领域,PC标准主要被微软这样的美国企业控制,通信标准主要由欧洲企业控制,家电的标准主要在日本公司。因此韩国大企业非常希望和中国共同制定3C融合的标准。目前LG已经是闪联成员,更多的韩国企业正在洽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