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标准吧 > 标准信息 >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中电联推动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中电联推动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作为能源转换行业和污染物排放大户,在能源转换过程中,转换效率的高低和污染控制的好坏,对资源和环境都产生重要影响。电力行业积极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2007年要关停1000万千瓦。截至6月底,今年全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占今年关停总目标的55%。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一是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环境污染作为行业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行动。2006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与国家环保总局签订“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7月,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2007年1月,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了“十一五”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关停目标责任书。今年6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定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二是 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由392克/千瓦时下降到370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500多万吨。

    2006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67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30多万吨。

     三是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十五”以来,电力企业加大了二氧化硫治理力度。通过采取燃用低硫煤、关停小火电机组、节能降耗和推进烟气脱硫等综合措施,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取得重要进展,共减排二氧化硫约243万吨。<BR>“十五”期间是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硫控制进入以烟气脱硫为主要措施的阶段。进入“十一五”以来,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及投运速度明显加快,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06年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置是历史上烟气脱硫装置容量增长最快的一年。与2000年相比,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增加了约30倍,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比例由2%提高到30%以上,与美国当前的煤电脱硫装机比例持平。

     2006年,在全国电煤用量增长10.6%的情况下,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增加3.8%;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值比上年下降了0.7克/千瓦时。2007年上半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成效显著,在火电发电量增长18.3%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了5.2%。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要求到2010年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951.7万吨,根据《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电力二氧化硫可控制在870万吨左右。分析表明,在其他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增加或少增加的情况下,仅通过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削减量,即可实现全国二氧化硫总量削减10%的目标。

     其次,烟尘控制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各发电企业对现有燃煤机组除尘器改造力度的加大,采用电除尘器的比例逐年增长,除尘器效率不断提高。新建电厂除尘器效率普遍高于99%,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0毫克/立方米(为目前国际最低的排放浓度限值),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除尘技术不断发展,一批20万千瓦机组采用了布袋除尘器,30万千瓦级机组配套的布袋除尘器已投入商业运行,60万千瓦机组的布袋除尘器正在建造。与1980年相比,尽管火电装机容量在近30年内持续快速增长,但烟尘排放量基本持平,排放绩效值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399万吨,下降到2006年的370万吨。随着小火电机组关停力度加大,现有机组除尘器效率进一步提高,烟尘排放绩效值还将进一步下降。

     再次,氮氧化物控制初见成效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仍是控制电力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手段。“十五”以来,新建燃煤机组都按要求同步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一批现有机组结合技术改造安装了低氮氧化物燃烧器。截至2006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已核准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建设容量约5000万千瓦。已投运及在建的脱硝装置大多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工艺,脱硝效率为50-85%。

    第四,单位发电量的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

     近年来,新建机组加大了节水力度,直接空冷技术进入了商业化运行,越来越多的电厂采用城市再生水作为淡水水源,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废水“零”排放。现有机组加大了节水改造力度,冲灰新鲜水用量及废水外排量大幅度下降,全国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单位发电量的废水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单位废水排放量0.99千克/千瓦时,比2000年减少28.3%。2006年单位废水排放量0.85千克/千瓦时,比“十五”末又降低14.1%。

    第五,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超过60%

    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越来越受到发电企业的重视,“十五”以来,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2006年全国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为66%,与上年持平;粉煤灰综合量比上年增加了17.8%。

中电联积极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电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作用,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一方面坚持按照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统一电力行业关于节能减排的思想和行动;坚持在现行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框架下,开展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坚持以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为重点,逐步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研究体系;坚持以电力行业为依托,突出电力行业特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熟悉行业宏观走势和专业发展、聚集大量专家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研究与制订。受政府部门委托,近年来组织开展并完成了《电力工业发展产业政策研究》、《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若干意见研究》、《现有火电厂“十一五”二氧化硫治理规划研究》、《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标准体系研究》、《“十一五”中国重大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氮氧化物控制战略研究》、《火电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为国家制定节能减排相关规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受政府部门委托组织开展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参加了《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修订工作。

    经国家统计局授权,组织开展电力行业环保与资源节约统计工作,修订了《火电厂环境统计指标及其解释》,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基层电力企业和集团公司的电力环境统计系统。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组织开展烟气脱硫产业登记及相关信息统计、公布工作,烟气脱硫后评估工作。

    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由我会发起,有关发电公司和脱硫公司倡议下组建了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协作网的成立对于搭建电力企业及脱硫脱硝设计、制造、建设、科研等单位和政府间的桥梁,加强企业间的经验共享和教训共鉴,促进火电厂脱硫脱硝产业化不断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火电厂脱硫脱硝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切实做好电力行业节能和清洁生产工作。去年,中电联本部成立了电力节能和清洁生产中心。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进一步行动

    以火电厂节能减排为核心,以降低火电厂煤耗、厂用电率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通过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全面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的目标。突出抓好新建火电厂节能评估、现有火电厂节能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将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中。

    一是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供电煤耗。通过优化燃煤发电结构,提高大容量机组比重;加强现有电厂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以大代小”工作,降低火电供电煤耗;力争通过节能发电调度,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全国联网,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等节能、节电的综合措施,2010年实现节省发电装机约6000万千瓦、标煤1亿吨。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水电、核电、气电和清洁煤发电等清洁电力比重。

    二是加强脱硫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确保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一是完善烟气脱硫技术规范,根据《火电厂烟气脱硫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火电厂烟气脱硫相关行业标准。二是加强烟气脱硫后评估工作。三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保总局,积极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研究工作,推动试点进程。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是从机制上解决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脱硫工程质量和设施投运率,加快烟气脱硫技术进步,实现烟气脱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具有熟悉行业、聚集大量专家、有丰富管理经验、且具有中介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在我国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在促进节能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可以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培育。

    充分发挥“电力节能和清洁生产中心”和“全国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技术协作网”的作用,加强节能减排自律管理,协助政府做好行业节能减排管理。包括建立并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标准体系,研究并制定电力企业能耗强制性技术标准和电力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建立资源节约信息统计分析、发布及相关节能管理制度,加强电力企业节能降耗检测工作,研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现有电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激励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