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肖春泉
“加强新形势下工业、通信业监测分析工作,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加强协调保障职能,扎实推进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继续做好进出口协调工作。”
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保持工业和通信业经济平稳发展为中心任务,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全面推进运行监测协调工作。
2011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工业和通信业经济运行态势的分析研判
继续做好工业、通信业形势分析工作。针对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研判,及时提出政策建议。每季度向国务院、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提交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报告。继续召开月度工业行业分析例会、部分省市运行工作座谈会,加强对中心城市运行工作座谈会、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主管工业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的工作指导,每个工作日向中办、国办上报工业动态信息。继续做好年度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以及电子百强、软件百强数据整理分析,推进增值电信季报统计工作。完善中心城市工业运行分析、信息交流、月度信息监测、季度问卷调查等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加快信息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建设,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业数据查询系统,已入部内网运行。启动中国IT市场指数监测工作。建立工业电子商务指数体系。加强服务业分类统计工作。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业景气与先行指数体系。完成运行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方案。加强工业和通信业预测预警研究。
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研究”、“金融政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石化产业安全”等课题研究工作。
密切跟踪重大政策实施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对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估。分析汽车、钢铁、纺织等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提出政策性建议。参与国务院关于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等政策起草。
做好新闻发布和信息引导工作。与部办公厅一起召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联合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发布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会同相关司局,召开软件百强企业、电子信息企业百强发布会。配合部办公厅做好加入WTO十年我国工业和通信业宣传报道工作。
二、加强各要素协调,保障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煤电油气运等重要工业运行要素保障协调工作。进一步完善运行要素保障协调机制,增加要素动态监测范围和内容,加强要素供需动态监测和分析力度。
深入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电力需求侧信息平台建设。召开“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座谈会”。
支持工业物流发展。召开“重点工业行业与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讨会”。研究提出支持西部物流业发展的措施和重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试点工作。
继续做好WTO事务性协调工作。参与多边(双边)谈判工作。配合商务部,完成WTO对华过渡性审议、贸易政策审议等工作。组织相关司局,完成加入WTO十年我国重点产业发展经验总结工作;召开加入WTO十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暨中国IT市场指数发布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继续开展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和招标工作。
三、加强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
完善重点应急工业产品数据库。编制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研究扶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意见,协调国家发改委将应急产业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做好工业领域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指导协调贵州、云南等受灾地区做好工业恢复重建相关工作,继续做好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建材协调保障。进行国防动员潜力调查。
四、做好企业减负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向国务院和中纪委上报《关于2010年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的总结报告》。向国务院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规范向企业收取捐赠和赞助行为批示的报告》。研究提出规范向企业收取捐赠、赞助行为的补充意见。研究开展企业负担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运行监测协调局将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重点,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新形势下工业、通信业监测分析工作
跟踪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估,提出政策性建议。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和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开展中国IT市场指数监测工作,完善互联网市场指数监测体系。继续做好电子百强、软件业前百家的信息发布工作。
二、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
进一步完善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网络、预测预警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拓宽与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数据交换渠道,完善重点调度企业网上直报系统,加强工业数据库建设和企业负担监测系统建设。继续做好信息月(季)报送和《工业信息专报》工作。与国家统计局协调,适时落实服务业统计一套表工作。
三、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
加强分析预测,深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提出政策性建议。继续做好新闻发布和信息引导工作。指导地方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提高信息报送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情况等重大问题研究。
四、加强协调保障职能
做好《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宣贯工作,逐步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和成果案例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能源需求侧管理工作。起草《关于做好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示范工作。落实《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分工方案,指导工业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运行要素动态监测和分析力度。推动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加大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工作力度,探索建立减轻企业负担长效机制。
五、扎实推进工业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
做好《突发事件工业产品保障应急预案》的宣贯和实施。加强重点应急工业产品数据库建设。推进应急产业发展。做好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印发《工业动员“十二五”规划》。启动工程机械行业和发电机行业体系化动员能力建设工作。
六、继续做好进出口协调工作
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制造业运行和产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与WTO专家库组建工作。参与多(双)边谈判、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做好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加强产业安全预警体系研究。完善WTO事务工作体系。加强国际规则培训工作,适时通报谈判进展有关情况。加强机电产品进出口协调。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工作两手抓,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努力建设学习型团队,提高干部履职能力。结合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干部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按照“团结、务实、高效、进取、勤廉”的要求,把握机遇,培养作风,锻炼队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